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,所謂“三分人工,七分天成”,就是說在根雕創作中,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,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,因此,根雕又被稱為“根的藝術”或“根藝”。
根雕是以樹根(包括樹身、樹瘤、竹根等)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,通過構思立意、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,創作出人物、動物、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。
根雕藝術特點:
巧藉天然要貫穿于創作的始終。當選到一塊具有自然形態美和創作價值的根材時,有的可以一目了然,確定創作主題,但這種情況極少。大多數是第一印象覺得其形態美,可以利用來創作點什么,但究竟創作什么并不清楚。對于一個七枝八杈、形態復雜的根體。經過作者推敲確定主題后,下一步就是制作階段。在制作時要貫徹"三分人工,七分天成"的制作原則,圍繞著主題思想的要求,巧用心計,合理而慎重地取舍。除對局部作少量的修飾和必要的雕琢外,重點應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態上,如枝、須、洞、節、疤、紋理、色澤、態勢等,盡量使這些天然特點和神韻,在已確定的藝術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體現。在這種創作思想指導下,因材施藝,進行取舍、雕琢、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,做到巧藉天然,美有所用,使自然美的"奇"與人工美的"巧",自然地結合起來,實現原定的創作設想。
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,雖經施藝但不留明顯痕跡,使整個作品的藝術風格渾然一體。
|